现在最初3秒内以及运行的最末端。
中间的工作过程反而相对平稳。
因此,短暂的兴奋在几位组长脸上掠过。
但邝忠昕的声音立刻将所有人拉回现实:
“h模维持不稳定,注意边缘局域模活动!磁探针监测到异常扰动波形,幅度在增大!”
为了追求运行时间而过于极限的设定还是造成了影响。
按照过去的经验,一旦等离子体边缘开始波动,尤其是在高约束模式的早期,就会很快进入正反馈失控,最终导致热猝灭。
但这一次,他们却从那份资料中提前找到了应对的“法宝”。
“启动共振磁扰动线圈,按照7号方案施加扰动磁场!”
喊出指令的同时,周新同瞄了一眼身后不远处的丁宣——
这项控制方案,正是由后者发掘,并最终组织成为具体操作程序的。
在rp线圈的精准干预下屏幕上的磁扰动波形幅度开始减小,并逐渐稳定在一个低水平状态,就像被一只无形之手所抚平。
整个过程与那份神秘资料中预测的响应曲线高度吻合。
周新同的目光在成功抑制el的屏幕数据和旁边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那里显示着执行方案来源的简短标记“s-algo v20”——之间快速扫过。
“约束时间30秒,边缘局域模恢复自稳定!”邝忠昕明显如释重负,在说出这句话的同时,整个人向后靠在了椅背上。
所有人都知道这意味着托卡马克点火过程的顺利完成。
但周新同却提前制止了尚未到来的掌声:
“el初步抑制成功。但这才刚刚开始,维持住h模,注意各项参数平衡,尤其是偏滤器热负荷……”
“记住今天的目标,我们现在距离成功还很远,不要分心。”
为什么会找上我们?
时间在高度紧张的监控和精准调控中一分一秒地流逝。
主控室的大屏幕上,一个醒目的计时器数字不断跳动:
500……
1000……
2000……
hl-2a装置内的等离子体,在强大的磁场约束和持续的能量注入下,如同一个被驯服的微型太阳,持续散发着惊人的光和热。
中心电子温度稳稳维持在5000万摄氏度以上,等离子体电流稳定在115兆安培。
这已经远远打破了之前由east保持的百秒级h模运行纪录,并且还在不断刷新。
然而,挑战也如影随形。
“偏滤器靶板热负荷持续升高!红外成像显示局部区域温度已超过1800摄氏度!接近一级警报阈值!”
长时间的高功率运行下,即使有硼化壁的保护,高温等离子体对材料尤其是偏滤器区域的侵蚀依然严重,产生的杂质被带入等离子体核心,辐射出大量能量,不仅损失能量,还会冷却等离子体。
“注入少量氖气,进行主动辐射冷却,目标将峰值热负荷降低15。”
周新同盯着热负荷分布图,迅速决策。
这是常规的应对策略之一。
“注入氖气,流量设定。”
操作员执行。
光谱仪上立刻显示出代表氖元素的谱线强度飙升。
氖气在高温下被电离,其离子在等离子体边缘区域辐射出能量,如同在灼热的靶板前撑起一把无形的“遮阳伞”。
红外图像上,靶板最红热的区域颜色肉眼可见地变暗了一些,温度读数开始回落。
“热负荷下降,效果明显,但杂质辐射总功率仍在高位。”
“继续监控,必要时重复氖气注入或调整注入位置。”
说完这句话之后,周新同暗自叹了口气。
实际上,到了这一步,他基本上已经相信了那份资料的真实性。
如果不是对等离子体的控制策略趋近完美,那么他们绝无可能得到如此夸张的成绩。
而他也不得不承认,现在是hl2a的性能,和西南物理研究所的水平,限制了整个试验更进一步。
“那就看看,我们究竟能做到何种程度吧……”
周新同的好胜心逐渐燃起。
“电流剖面有轻微偏移,注意lhcd驱动效率。”他再次提醒道。
“收到,正在调整低杂波注入角度和频谱。”工程师的手指在控制台上飞快敲击,试图优化电流驱动效率,维持等离子体电流的稳定。
但在计时器的千位数跳到“3”之后,局面终究还是急转直下。
代表磁流体稳定性的监控台开始闪烁黄灯,数根磁探针的信号曲线也同时疯狂抖动!
“警报,边界局域模再次爆发!能量释放预估075兆焦!”邝忠昕的声音响彻主控室。
075兆焦的能量释放,会瞬间将大量粒子和能量倾泻到偏滤器靶板上。
BL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