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过去在这个领域完全没有话语权,市场也几乎全都被进口产品所占据。
甚至很快就有媒体以《行政压力下“放卫星”不可取》的标题,进行了一番冷嘲热讽。
文中表示在国内机械制造领域体制僵化、水平低下的大背景下,所谓“对外交流与合作”根本不可能实现,充其量只能作为领导的某种“面子工程”而存在。
与其耗费大量资源做这种无用功,还不如实际一点,彻底放开产业政策,引入更有活力的私营资本,先从产业链低端部分干起。
一番慷慨陈词,如果不是跟cb法拉利的签字仪式都已经准备就绪,没准常浩南自己都信了。
“这篇雄文,兰司长可一定得收好,十分有纪念意义啊。”
常浩南把整篇文章看完,强忍着没有笑出声,把那篇占据了半个版面的文章递给兰新志。
“我准备找人裱起来,放在办公桌上。”
兰新志此时也没了之前第一次看到类似报道时候的紧张感,整个人差点憋不住地跟着打趣道:
“算是对我们装备工业司工作的激励吧……”
“我倒是觉得你不如再等等。”
旁边的丁高恒说着把一支烟放在鼻子下面闻了闻,然后又塞回烟盒。
这两年因为常浩南的缘故,他都快把烟给戒了。
“明天下午,火炬-cb法拉利公司的成立仪式就要举办了,我已经联系好了两大机关报和大公报,后天早上就能出一篇报道。”
“到时候你把这两篇内容放在一起,激励效果可能会更好。”
常浩南更是直接提了个杀人诛心的建议:
“干脆多装裱一份,匿名寄给之前发那篇文章的报社……”
总之,装备工业司的开门红,就这样准备就绪了。
杀人,还要诛心
给人家报社跳脸嘲讽这种事,当然只能是说说。
真要干出来,不说影响如何,也实在是太跌份了。
无论兰新志还是常浩南,自己都丢不起那个人。
况且,对于他们这个位置上的人来说,实际上还有更加诛心的办法。
于是,第二天,常浩南、兰新志和奇拉瓦迪三人,便一起出席了合资签字仪式,同时也是火炬-cb法拉利机床有限公司的剪彩仪式。
毕竟,这个老军工厂的厂房、地皮乃至工人都是现成的。
三个人站在一起剪断红色绸布的场面,也被邀请前来的各路媒体抓拍了下来——
其中自然也包括之前质疑装备工业司发展路线的几家。
本来,兰新志是准备在现场采编许可上卡他们一手。
但常浩南却表示没必要。
有些脸,放在现场打更精彩。
虽然常浩南在科工委系统里的实际话语权远远超过兰新志,但至少在明面上,装备工业司还是业务领导单位。
所以,剪彩结束之后,第一個讲话的还是兰新志。
他早就准备了一份夹枪带棒的讲话稿,其中特地提到了产业发展的信心问题,并且多次强调,火炬-cb法拉利公司是在装备工业司一号文件的思路指导下,以对等合作方式建立起来的合资企业云云。
坐在旁边无所事事的常浩南特地注意了一下,下面有几家媒体的记者,表情那是相当精彩。
其中甚至有一个,由于咬牙切齿过于用力,以至于显得有些狰狞。
让他一度担心要是兰新志继续讲下去,这位会不会直接晕过去。
仔细一看,发现这位坐在最前排的记者挂着南方城市系媒体的牌子。
那就可以理解了。
两天前才发表那篇雄文的报纸,就属于这家媒体集团。
“搞不好那篇文章就是这个哥们自己写的……”
常浩南带着些恶搞的心态想道。
本来嘛,其实他们也没准备有这么强的攻击性。
整个仪式的流程也好、讲话内容也好,其实都是早就定下来的。
针对的也是装备工业司成立之前那些不太和谐的声音。
更重要的,则是给刚刚失去统筹的机械制造业稍微恢复一些信心。
然而有人非要自己作死往枪口上撞……
而且还好死不死地选在一天之前。
虽然说民众是没有记忆的。
但这次打脸来的实在是太快了。
说难听点,一些稍微偏远的二三线城市,今天才刚刚能看到昨天发行的报纸。
结果同一天的新闻就要播出这么一条提气的新闻,加上兰新志攻击性拉满的讲话……
脸皮再厚也顶不住这么操作。
……
实际上,常浩南的猜测跟实际情况差不太多。
BL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