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看之下反而是捎带的。
因为跟合资生产和技术引进不同,这个研究院的合作主体是同为菲亚特旗下的法拉利。
不是李良义妄自菲薄,造超跑这种事情,金陵汽车现在既没有能力,也没有意愿。
菲亚特方面特别要求,研究院独立于合资公司运营,名字必须叫做金陵法拉利研发中心。
这只是个文字游戏,因为根据目前的合资规定,金陵汽车必须在前面。
但要是叫金陵汽车-法拉利研发中心,后者估计是感觉丢不起那个人。
所以省去汽车一词,可以让金陵听上去只是个地名。
李良义对此没什么意见,他很乐意让意大利人在这上面占点便宜,从而换取一些更实际的利益。
比如更高国产化比例的三大件生产线。
至于另外一条,就比较有趣了。
法拉利f1车队愿意从1998年起,在他们赛车的前翼、尾翼或者侧箱侧面,留出一个赞助商广告的位置。
只要不违反规定,金陵汽车可以随便往上画任何东西。
看到这里的李良义皱了皱眉头。
他对赛车不感兴趣,但毕竟是汽车集团老总,f1还是知道的。
但他知道不顶用,国内并没有引进f1的转播,金陵汽车短时间内又不可能出口到欧洲。
所以这个原本应该是值些钱的广告位对于他来说反而没啥意义。
“小刘啊,伱再跟火炬公司那边联系一下。”
他放下手头的文件,对秘书说道:
“问问他们,有没有兴趣在欧洲打个广告?”
打开欧洲市场的钥匙
当常浩南结束一天的工作,正准备收拾一下回家的时候,他在办公室门口又一次见到了杨慧梅。
“杨教授?”
一天内第二次看到对方的他倒是有点意外。
由于火炬公司本身的办公地点还没有确定,因此二人虽然同在京航大学里面,但办公室位置却相距不近,更何况杨慧梅除了这边的工作之外,本身还有教职在身,因此如果没什么大事,一般都是电话联系或者派人代为传达。
“金陵汽车那边给我们传真过来了一份文件,问我们是否需要在欧洲做广告。”
杨慧梅说着从包里掏出几张叠在一起的纸交给常浩南:
“正好赶在我下班之前收到的,我就顺路送过来了,您看一下怎么回复,我明天上班之后回给他们。”
“在欧洲做广告?”
后者愣了一下。
他确实有把torch ultiphysics软件软件打入国际市场的想法,但眼下就开始大规模投钱打广告尚且为时过早。
一方面就连最初的用户口碑和相关手册文件的本地化工作都还没完成,另一方面,公司现在也没那么财大气粗。
账上那点钱放在国内还算够看,但换成外币几乎干不了啥事。
更何况这件事怎么跟金陵汽车扯上关系的?
好奇之下常浩南从杨慧梅手中接过那份传真,转身回到办公室。
相比于上午那封正式的公函,这份传真无论措辞还是格式,就都显得随意多了。
其中有很多地方都是直接写着常浩南的名字,而不是火炬公司。
给人的感觉甚至有点像是一封两家企业老总之间的私人信件。
照理来说,像金陵汽车这种老牌国企,不应该犯这种错误才对。
不过一封信看到底,常浩南很快理解了这里面的区别:
“我勒个去……意大利人也是真舍得啊……”
他重新抬起头来,靠回办公椅的靠背上。
上午询问软件能否在合资机构中使用,是为了万一以后出事,可以拿出来甩锅,所以自然要走最正规的流程,甚至要用公函的方式把原件给寄过来。
但这一次,则是在拉关系。
不只是金陵汽车在拉近和火炬公司之间的关系。
还是李良义在拉近和常浩南之间的关系。
用企业的资源送自己的人情,老油条了属于是。
当然,这种机会,常浩南肯定还是要把握住的:
BL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