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娘子们听见良久的沉默,随后听见小舅舅轻笑一声,自言自语:“不愧是你。”,言语间有惆怅、有欣赏,更有痴迷。
说罢也走了。
小娘子们你看我我看你,半天都没反应过来。
二娘子第一个反应过来,她主要是不解:“小舅舅明明会画画,还要学什么扫描顿挫吗?那连我都会!”憋了好久的问题。
“你傻啊。”三娘子笑话她,“醉翁之意不在酒。”
四娘子捂嘴笑:“是思慕呢!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她们虽然还不懂情爱,但都影影绰绰明白那是大人们之间的情爱,因着家人从未提及过这样的事,所以就更加容易向往。
几个小娘子,本来都还小,可也都在今天隐隐约约明白了思慕是什么,情爱是什么,都觉得脸上微微发烫。
若是旁人她们还会批判,觉得跟书本上写得不符,是下/流手段,可是当事人是她们都很崇拜的小舅舅!是学问颇深厚的易大家!
于是就都觉得“思慕”这件事本身也没什么下/流的。
堂堂正正,就如此时窗外的云,山间的石,树梢的丁香,明白正大光明澄澈在天地间,接受天地的检阅。
她们就都沉默了。
在四月的花香蝶舞蜜蜂嗡嗡嗡声中,心中某个地方似乎有点酸酸的感觉,让人想哭。
良久六娘子才忽然喃喃自语:“易大家好潇洒,我好心悦她,如果能像她这样浪迹天涯该多好!”
这点小娘子们一致赞同:“原来女子还可以这么活!”
她们的世界里每一个小娘子长大后都会嫁人,现在学习女红、管家是为了以后操持家务,学习琴棋书画是为了不让未来丈夫感到乏味,学习四书五经是为了跟丈夫有共同语言并教导孩子。
可现在易大家站在她们跟前,告诉了她们另外一种活法。
小娘子们又期待,又崇拜,可她们心底似乎有个地方也明白,自己的家里无法容忍一个易大家,顾家的锦衣玉食供养,并不会想要一个易大家。
于是最后小娘子们在春光无垠里,齐齐学着小舅舅刚才惆怅的样子叹口气,似乎这样也能变成成熟的大人。
【作者有话说】
忽然来了感觉,加更一章,t嘿嘿
一转眼过了三年。
恰逢大比之年,本朝每三年考一次乡试,一般是在子、卯、午、酉年的秋季八月。
乡试自然与弘哥儿、李宾两人无关,他俩都童生都不是呢。
顾家上下却还是极为关心这次大比——客居家中的表哥卢兰陵、与顾家交好的赵飞鸾都要参加这次乡试!
南、北二京和各省城都是乡试举办地,这两人都得去省城应天府考试。
顾一昭动了心思,听说应天府城南聚宝山有琉璃厂,能烧琉璃,听说宫里的屋顶、报恩寺塔的霞瓦、滴水、瓷砖这些配件,都是在那里烧制的。
便去寻家里去过应天府的管事打听:“都说聚宝山琉璃厂特供京城,是官窑,想必它附近应当有普通商户开设的琉璃散窑?”
管事乐呵呵点头:“五娘子猜的对,我们家还去那里买过琉璃盏呢。”
顾一昭打听好之后就唤来高大义、边安两人吩咐生意经。
这几年高大义他们还是照样做掮客,闲暇时四处贩卖江南的鲜货:春笋、马兰头、葵菜、莼菜、嫩蕨……
当初原本听了顾一昭吩咐后高大义还有点犹豫:“娘子,城里人当真吃这些山野之物?这可是我们村里青黄不接时拿来充饥的。”要是有大白面馒头大块肥肉,谁吃野菜?
可等他们按照顾一昭的吩咐,从乡野采购了各色野菜鲜货专门运往大户人家之后,居然一售而空。
苏州府富庶,但不是所有富户都会在郊野买庄子产菜,平时食用菜肴还是会从外面购入,所以南北杂货铺也渐渐闯出了点小名气,还有了回头客。
这回顾一昭来应天府也吩咐他们过来,为的就是让他们在应天府开开眼界,也找找商机:“家里会派管事们去应天府,我打声招呼,你随着他们的船一起去应天府。”
“小姐,我们去应天府做什么?难道您要开拓那里的生意?”边安问道。
“正是。俗话说流水不腐,动起来多看看机会。一是叫你们打探别的,二呢,我这里现成有一桩生意要做。”顾一昭吩咐他们,“你们拿了银钱去聚宝山民窑,打听信用好做事麻利的,我要烧制一批纸镇。”
“纸镇?那玩意儿怪沉的,小姐怎么想起来烧制那个?”高大义不解。
“到时候有很多举子去应天府科举,纸镇厚重不便于携带,他们应当都会在本地采购,所以应当是一笔大买卖。”顾一昭解释。
“主要取个吉利彩头,将纸镇烧成独占鳌头、鸭子衔卢草的一甲一胪、蟾宫折桂等吉祥样子,再写上“金榜题名”、“连中三元”等吉利字眼。”顾一昭吩咐他们如此这般布置了一回。
等出来后边安
BL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