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赵景清点点头,没有异议。
午饭后,赵景清在檐下坐着消食,六月的天,风拂过都带上了燥意,赵景清摇着扇子,才舒坦些许。
袁月端板凳挨着他坐下,压低声音问:“景清,茂之这人怎么样?”
赵景清眼中是明晃晃的疑惑,袁月读懂,当即与他解释一番。
赵景清没想到周茂之与袁星竟有交集,他两……赵景清认真回答:“茂之品性好,读书认真勤勉,回家会帮忙干活。”
袁月若有所思点头,如此说来,倒是个好孩子。
赵景清补充一句,“当初瞧出裴西安真面目,就是因为有茂之做对比。”
袁月恍然大悟,“我省得了。”
“大姐,”赵景清压低声音八卦,眉眼间满是好奇,“茂之和星儿?”
茂之品性好,性子稳重,他当弟弟看。星儿性子活泼,心地好,他很是喜欢。两人若能成双成对,赵景清怎么看怎么满意。
“星儿不开窍,瞧着不像。”袁月解释道,“是我见茂之一表人才,寻思着同你先打听一二,你可别走漏风声。”
赵景清颔首,“大姐放心。”
说罢,袁月转而关心赵景清和他肚子里的小宝宝,“孕夫体热,现在天儿热 ,你可有哪里不舒服的?”
“其他还好,就是热了没啥胃口,”赵景清摇着扇子,“但娘照顾得精细,总会备一道酸爽开胃的菜,说是没胃口,但能吃不少。”
“那便好,你……”袁月同他传授当初自己怀孕的经验,两人头挨头凑在一起,可谓是相谈甚欢。
隔日,豆腐铺再开张,隔壁石飞没再往跟前凑。
接连两天,皆是如此。袁月心里舒坦不少,早知道阴阳几句张迎春就能有此成效,她早做了。
眨眼便到回清河县的日子,袁牧备好马车,打算早早出发。清晨凉快,早些出发能少受些热。
临出发,林翠娥拉着袁月叮嘱,“星儿的事你多上心,有拿不准的找你爹。”
“成,”袁月安抚道,“娘您放心吧。”
袁星听了一耳朵,“娘,我能顾好自己,您放心吧,啥时候有空我去清河县看你们。”
林翠娥:“……”
袁月:“……”
赵景清:“……”
袁牧:“……”
袁牧垂眸,瞧着袁星黑黝黝的头顶,真想掀开看看他脑子咋长的,咋就转不过弯呢,情丝叫仙人抽了不成?
袁牧不由庆幸,景清不是这么个性子,不然可有他受的。
袁老二打破寂静,“你就放心吧,家里有我在,我盯着。”
林翠娥点点头,坐上马车。
袁牧坐在车前板,轻扯缰绳,马车滑出豆腐坊,驶入官道,渐渐远去。
袁老二扭头看向袁星,只见他红了眼眶,袁老二轻咳一声,开门见山道:“星儿,你到相看的年岁了,有人往你跟前凑你别搭理,送你东西别收,爹娘会仔细给你相看,挑户好人家。”
袁星被砸得发懵,待反应过来,脸颊似火烧云,拖长了声音,“爹……”
袁老二拍拍他肩膀,“你把心揣肚子里。”
袁星绞着手指,低低应声,“爹,我知道了。”
袁老二这才放心,收拾着准备回乐明村,他一个人干不了那么多活,请了长工种地,地里的庄稼他不担心。
但地里种了豆子,他得盯着。星儿的事也得多上心。
幸而有驴车,往来方便,袁老二决定隔三差五就来一趟豆腐坊,两边都不耽误。
袁老二嫁驴车离开,豆腐坊只余下袁月和袁星二人。
袁星情绪低迷,不待袁月安慰,很快便恢复过来。
因着袁老二的叮嘱,袁星脑子里的筋似乎多了一条,鬼鬼祟祟凑到袁月身边,“大姐,前些日子石飞总在我眼前晃,是那个意思吗?”
“……”袁月扫他一眼,“我的小祖宗,你终于知道了。”
袁星笑了笑,再想这两天没瞧见他身影,“还是清静点好。”
袁月失笑,“你啊,去收拾收拾出摊了。”
“好。”
下午得了空,袁星少有的铺开笔墨纸砚,将周茂之说好用的墨条研开,练起字来。
袁月瞧见,稀奇不已,“哟,练字呢。”
“是呀,大姐你看,好看吗?”袁星献宝似的向她展示,“周茂之说的这墨条好用,下次姐夫来,让他给安安先用这块。”
“……”袁月实在不能昧着良心夸奖,“再多练练。”
“哼。”
袁月不动声色观察袁星,早上还觉得爹给星儿点拨开窍了,现在看来,是七窍通了六窍,一窍不通。
那厢,石家干货铺。
张迎春坐在柜台后,左手翻着账本,右手拨着算盘。
红枣一两三钱、枸杞一两七钱、桂圆二两五钱、干香菇二两、木耳二两、银耳二
BL耽美